动态
音乐
视频
文章
红包
本页链接:
其他平台分享:
中医讲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”,春属木,生长生发;夏属火,生长发育;秋属金,主收敛;冬属水,主封藏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60个容易读错的地名,你都读对了么?
行不动则血淤滞,血滞则气郁。
养生的8大原则:顺应自然、上工治未病、形与神俱、注重精气神、调补脾胃、因人施养、扶正辟邪、寓养与通。人的生命活动主要有赖于后天脾胃摄入的营养物质,先天不足的通过后天调养补足,同样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。
脾胃为后天之本,各有个性又相生相依。
“脾胃是水谷之海,是气血生化之源,是人体赖以生存的中枢,为后天之本。”人体的脾胃在饮食的消化吸收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,应当注重对其的养生。
脾胃的生理特性大有不同。脾喜燥恶湿,而胃却喜润恶燥,两者个性十足,但是胃主收纳,脾主运化。也就是说,胃主要是将食物收纳其中,进行初步处理,接下来则由脾进行消化吸收,将食物化为精微营养物质。
脾的运行有赖于胃阳的动力,胃的受纳需依靠脾阴的资助。所以,脾胃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正常运作。因此,中医讲脾不离胃,讲胃不离脾,在调养上也要讲脾胃同行。
秋内应于肺,肺在志为悲,悲忧易伤肺,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生悲忧之情绪,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,循其古人之纲要“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;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”。
立秋既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,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,因此,秋季养生从来是人们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。因为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所以“十场秋雨要穿棉”。人们甚至认为“立秋洗肚子,不长痱子拉肚子”。在饮食起居方面,古人认为“秋天宜收不宜散”,应切记“秋不食辛辣”、“秋不食肺”;还应“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,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,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,这样才合乎秋季养生之道。
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 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 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 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 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 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 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
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记载:“夏者,经满气溢,入孙络受血,皮肤充实。”意思是说:夏天,人体阳气旺盛、气血充盛、经络充盈,阳气外浮于体表,脉象洪浮有力,人体腠理疏松,汗孔开泄,以适应暑热的气候,这样抵御外邪的防护大门也就打开了。
防护大门打开了,邪气就会入侵。夏季主要有三种邪气入侵,即暑邪、湿邪、寒邪,这三种邪气就是夏季损伤脾胃的元凶。
《素问·调经论》强调说:“人之所有者,血与气耳。”
大家都在搜
汇粉广场
流感-肺炎
2020庚子年
五运六气
未来趋势
#2020#
#新型冠状肺炎#
#气候与疾病#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